酷暑将至,韩制冷剂价格飙升对华依赖引发关注
位于京畿道安阳市的一家空调制冷剂加注公司今年夏天将家用空调的**费用从平时的6万~~7万韩元提高到了10万~~11万韩元。尽管过去,夏季**费用会比平时贵,但最近由于制冷剂气体成本上涨,不得不提高**费用。该公司老板A某表示,“一桶制冷剂(20公斤)零售价比去年上涨了大约3倍,接近20万韩元”,“这既反映了原材料成本,也考虑了人工费用”。
随着首尔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预警,酷暑天气正式来临,用于空调和冰箱等设备的制冷剂价格也大幅上涨。这主要受制冷剂在中国本地价格持续上升的影响,而韩国大部分制冷剂依赖从中国进口。
据7日,化工产品流通行业资料显示,常用于汽车等空调的制冷剂“R-134a”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从今年1月的每吨4.4438万元人民币(约合848万韩元)上涨至5月的4.8438万元人民币(约合924万韩元),涨幅为9%。尤其是家用空调中最常用的制冷剂“R-410a”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也从1月的每吨4.3875万元上涨至5月的4.875万元,涨幅达11.1%。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制冷剂几乎全部从中国进口,没有统一的国际价格标准,因此只要中国国内价格上涨,进口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制冷剂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于近期气温上升导致中国国内对制冷剂的需求激增,同时原材料成本也在上涨。中国一家本地产业咨询机构在上月的一份报告中分析称,“6月(中国)空调产量预计将达2053万台,同比增加11.6%,仅中国国内销售量预计将增长29.3%”。中国电动汽车等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增长,也进一步推高了对制冷剂的需求。报告指出,“像R-134a这类热门制冷剂的生产工厂目前都在满负荷运行”,“(但)由于供应不足,正在大范围出现市场瘫痪现象”。
韩国也有可以开发制冷剂的企业,但由于受到中国企业的价格竞争力的限制,目前主要集中于进口成品。近年来推出的环保型制冷剂也受到全球化工企业所持有的专利壁垒限制。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去年HFC-134a(即制冷剂R-134a的化学名称)在韩国的国内消费中有99%依赖进口。
韩国一家制冷剂进口商相关人士表示,“制冷剂价格上涨虽然不会立刻反映到空调或冰箱价格中,但在即将到来的秋季搬家旺季,家庭或汽车空调加注制冷剂的费用将会受到直接影响”。他解释称,“韩国的制冷剂需求量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我们并不会额外囤货,而是用油罐车进口后,直接分装供应给除湿机和空调制造商”。
目前制冷剂尚未出现供应中断,但对中国的高度依赖仍是一大问题。因为这使得韩国将直面中国国内价格波动影响。此外,中国也正如同对稀土、关键矿产所采取的措施一样,将出口管控作为影响全球供应链的手段,这也是一个风险因素。仁荷大学制造创新专业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姜天久(音)表示,“就像过去的尿素事件,若对某一国家的进口依赖度超过70~80%,那么一旦该国局势发生变化,势必会遭受直接打击”,“因此有必要将制冷剂的进口渠道多元化,扩大到其他亚洲国家”。
韩国企划财政部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将研究制冷剂等高度依赖中国的产品供应链问题”。对于像制冷剂这样无法在国内生产的产品,政府正在实施对通过其他国家实现进口线多元化的企业进行补贴与中国单价差异或部分支持储备费用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