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跨境卖家来说,了解货物在旅途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做好风险管控和客户沟通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为您清晰拆解“双重清关”这个看似复杂的过程。
总体流程预览
整个旅程可分为三大阶段,两次清关发生在阶段一和阶段三:
- 中国启运与香港出口中转清关
- 国际干线运输
- 欧美目的国进口清关与末端派送
阶段一:中国启运与香港出口中转清关(第一次清关)
这是整个流程的起点,也是第一次清关发生的地方。
第1步:国内揽收与集货
- 您的动作: 将货物准备好,或由货代上门揽收。
- 货代动作: 将多个卖家的货物集中到国内的集货仓(通常在深圳、广州等靠近香港的城市),进行初步分拣和测量。
第2步:申报与安排出口文件
- 您的关键责任: 向货代提供准确、完整的 《商业发票》 和 《装箱单》 。这是所有清关的基础,必须信息准确(品名、材质、数量、申报价值等)。
- 货代动作: 审核文件,准备向中国海关进行出口申报所需的材料。
第3步:陆路运输至香港
- 货物从国内集货仓通过货车运输,经深圳口岸(如皇岗、深圳湾)进入香港。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跨境拖车”。
第4步:香港进口/中转清关(第一次清关)
- 核心发生地: 香港海关。
- 清关性质: 中转清关或自由港进口再出口清关。
- 为何简单? 香港是自由港,对进出口货物基本不征收关税(除特定商品外)。此次清关的主要目的是:
- 确认货物合法进入香港辖区。
- 核查文件,确保货物不是违禁品。
- 为接下来的国际航班出口做准备。
- 您的体验: 由于香港清关效率极高,且税费优惠,您通常感知不到这个环节的阻力。物流跟踪信息可能会显示 “抵达香港操作中心” 或 “香港海关查验放行”。
第5步:香港机场操作
- 清关完成后,货物被送入香港国际机场的货站,等待装机。货代会根据航班安排,进行打板、安检等操作。
阶段二:国际干线运输
这是一个相对“安静”但至关重要的阶段。
- 过程: 货物被装载上国际航班,从香港飞往目的国的主要机场(如美国洛杉矶LAX、德国法兰克福FRA、荷兰阿姆斯特丹AMS)。
- 您的体验: 物流信息会显示 “已离港” 或 “运输中”。
阶段三:欧美目的国进口清关与末端派送(第二次清关)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严格的一次清关,直接关系到货物能否顺利交付。
第6步:抵达目的国机场与申报
- 货物抵达目的国机场后,会被卸下并转移到海关监管仓。
- 货代/清关行动作: 目的地合作的清关行会使用您最初提供的商业发票和装箱单,向当地海关进行正式的 进口申报。
第7步:目的国海关查验与缴税(第二次清关)
- 核心发生地: 欧美目的国海关(如美国CBP、欧盟各国海关)。
- 清关性质: 进口清关。
- 为何严格? 此次清关决定了货物能否合法进入该国市场,并需要依法缴纳关税和增值税(如美国的关税、欧盟的VAT)。
- 关键环节:
- 审核文件: 海关检查所有文件,判断HS编码是否正确、申报价值是否合理、货物是否符合当地标准(如CE、FCC认证等)。
- 决定放行或查验: 海关可能直接放行,也可能进行随机或针对性的查验(X光机或开箱检查)。
- 缴纳关税和税款: 清关行会计算应缴税款。通常是清关行先垫付,然后向您收取(DDP术语),或由收件人支付(DAP/DDU术语)。
- 您的体验: 物流信息会清晰显示 “海关清关中” 或 “海关待处理”。这是最需要关注的阶段,任何文件问题都可能导致延误。
第8步:海关放行与提货
- 一旦海关审核通过并缴清税款,海关会发出放行指令。
- 物流信息会更新为:“海关放行”。
第9步:末端派送
- 当地的快递或卡车公司(如UPS、FedEx、DHL)从机场货站提取已清关的货物,安排最后一公里的派送,直至送到收件人手中。
全流程可视化总结
中国货仓 → 国内集货 → 陆运至香港 → [第一次清关:香港中转清关] → 香港机场装机 → 国际空运 → 抵达欧美机场 → [第二次清关:目的国进口清关] → 海关放行 → 末端派送 → 客户签收
给卖家的核心提醒
- 文件是王道: 两次清关都依赖于您最初提供的商业发票和装箱单。准确性是100%通关的基石。
- 看懂物流信息: 学会区分“香港海关放行”和“美国海关放行”。前者只是中转完成,后者才意味着货物真正“上岸”。
- 主动沟通: 选择能清晰解释每个环节的货代。在旺季或政策变动时期,主动询问清关状态。
- 预留缓冲时间: 为两次清关,尤其是第二次清关,预留出可能需要的查验时间(通常多留2-3天)。
通过这份拆解,希望您能对双重清关了如指掌,从而更能掌控自己的跨境物流之旅,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