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材料与结构的选择
- 坚固耐用的外包装:选用质量上乘、质地坚韧的纸箱作为外包装。比如五层瓦楞纸箱,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冲击性能,能有效抵御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挤压,防止衣服在长途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因包装破损而暴露仿牌特征,引起海关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单薄、易破损的包装材料,像普通的薄塑料袋或简易纸盒就不适合。
- 内包装缓冲处理:在衣服内部填充适量柔软且有缓冲作用的材料,如气泡膜、泡沫板或海绵。将每件衣服单独用气泡膜包裹起来,特别是衣服上可能带有仿牌标识的关键部位,进一步保护标识不被摩擦损坏而意外暴露,同时也能避免衣服之间相互摩擦导致的褶皱或损坏。对于一些有特殊形状或装饰的仿牌衣服,更要注意做好内包装的缓冲,确保衣服的完整性。
- 包装结构设计:合理规划包装结构,确保衣服在箱内摆放整齐、紧凑,避免衣物在运输过程中晃动、移位。可以采用分格或分层的方式进行包装,比如使用纸板制作间隔,将衣服分类放置,既能固定衣服位置,又便于海关在必要时进行查验,同时也降低了因衣物晃动导致仿牌标识被挤压变形或露出的风险。
包装外观的处理
- 去除品牌相关标识:仔细检查包装的外部,确保没有任何与仿牌相关的标识、图案或文字。常见的错误包括纸箱上残留有原本用于运输正品衣服的品牌贴纸、印刷字样,或者包装上带有与仿牌相似风格的装饰图案等。若发现此类情况,应彻底清除,如使用酒精、清洁剂等去除贴纸痕迹,或直接更换包装。
- 避免敏感信息:包装上不能出现任何暗示商品为仿牌的敏感词汇,如 “高仿”“A 货”“1:1 复刻” 等。同时,也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海关特别关注的词汇,如 “奢侈品”“名牌服饰” 等。建议采用简洁、中性的描述,如 “普通衣物”“服装若干” 等。
- 统一包装风格:如果是批量出口仿牌衣服,尽量保持所有包裹的包装风格一致,使用相同颜色、材质的纸箱,避免出现包装过于花哨或差异过大的情况,以免在众多包裹中显得突兀,增加被海关抽查的概率。统一的包装风格能使包裹看起来更像是普通、常规的货物运输。
衣服本身标识的处理
- 去除吊牌与标签:衣服上原有的带有仿牌信息的吊牌、水洗标、尺码标等必须全部去除。这些标识是海关判断衣服是否为仿牌的重要依据之一,即使是微小的细节,如吊牌上的品牌 logo、标签上的品牌名称或独特的设计元素,都可能导致货物被查扣。在去除标识时,要注意尽量不损坏衣服本身,可使用剪刀小心裁剪,或采用专业的标签去除工具。
- 重新制作标签(如有必要):若因销售或产品说明的需要,必须保留部分标签,那么重新制作的标签内容应严格避免涉及侵权信息。新标签上可仅包含基本的产品信息,如材质成分(如实标注,避免模仿名牌的特定材质表述)、尺码(按照国际通用或加拿大常用的尺码标准标注)、洗涤说明(使用通用的、简洁的洗涤图标和文字说明),且文字表述和排版方式应与正品品牌有明显区别,不能让海关产生混淆或怀疑。
包裹外部标识的填写
- 准确的收件人信息:详细、准确地填写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收件人姓名应与加拿大当地收件人的真实姓名一致,地址要具体到门牌号、街道名称、城市、省份及邮政编码,确保信息无误,避免因收件人信息错误导致包裹无法送达或被退回,同时也减少海关因信息不清而进行额外查验的可能性。
- 货物描述与申报价值:货物描述应简洁、准确且不涉及敏感信息,如 “棉质上衣 X 件”“针织连衣裙 X 条” 等,避免使用模糊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汇。申报价值要合理确定,既不能为逃避关税而故意低报,也不宜过高申报导致缴纳过多关税。一般可参考市场上同类非品牌衣服的价格进行申报,同时准备好相关的价格证明材料(如进货发票等),以备海关查验时提供。若申报价值与货物实际价值严重不符,海关可能会认定为故意逃避税费,从而对包裹进行严格检查,大大增加仿牌衣服被发现的风险。
- 特殊标记与警示(若有):如果衣服在运输过程中有特殊要求,如需要防潮、防挤压等,可在包裹外部适当位置标注相应的标记或警示语,但要注意这些标记不能与仿牌相关,且应使用通用的、不引人注目的标识,如防潮标识可采用国际通用的雨伞图标,防挤压标识采用易碎物品的酒杯图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