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货物被禁止运输了吗?一份涵盖航空与海运的违禁品与限制品清单

你的货物被禁止运输了吗?一份涵盖航空与海运的违禁品与限制品清单

一、前言:违禁品与限制品管控的全球运输 “生命线”

全球每年因违禁品、限制品违规运输引发的运输事故超 2000 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 50 亿美元。2024 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显示,航空货运中因未申报锂电池、易燃液体等违禁品导致的火灾事件达 47 起,平均每起造成航班延误 12 小时以上;国际海事组织(IMO)同期报告也指出,海运集装箱中未合规申报的爆炸物、腐蚀性物质等,已成为港口安全检查的高频风险点。

违禁品与限制品的核心区别在于 “运输可行性”:违禁品是全球或区域法规明确禁止运输的物品,不存在合规运输可能;限制品则是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包装、申报、资质)方可运输的物品,合规管控是关键。本文基于 IATA DGR(危险品规则)、IMDG Code(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及各国特殊法规,构建航空与海运场景下的违禁品、限制品清单体系,同时提供合规运输判断工具,帮助企业快速识别货物运输风险。

二、航空运输:高风险场景下的违禁品与限制品清单

航空运输因舱内环境封闭、应急处理难度大,对违禁品与限制品的管控最为严格,清单分类需结合 “物品性质” 与 “运输影响” 双重维度。

1. 航空绝对违禁品清单(无任何运输可能)

此类物品无论数量、包装方式如何,均禁止通过航空运输,一旦发现将面临货物扣留、企业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 爆炸物类
  • 核心品类:雷管、炸药、手榴弹、地雷等军用或民用爆炸装置,以及含有硝化甘油、黑火药等爆炸成分的物品(如烟花、爆竹);
  • 典型案例:2024 年某企业试图将 “礼炮烟花” 伪装成 “节日装饰品” 空运,经机场安检 X 光机检测发现含黑火药成分,货物被没收,企业被列入航空货运黑名单,1 年内禁止办理空运业务。
  • 剧毒化学品类
  • 核心品类:氰化物(如氰化钾、氰化钠)、砷化物(如三氧化二砷)、肉毒杆菌毒素等,以及经联合国认定的 “剧毒物质名录” 内物品;
  • 法规依据:IATA DGR 明确将剧毒化学品列为 “第 6.1 类危险品” 中的 “毒性物质”,且标注 “禁止航空运输” 标识(代码 P001)。
  • 放射性物质类
  • 核心品类:未经特殊批准的铀、钚等放射性元素制品,以及放射性活度超过 74GBq 的物质(如某些医疗用放射性同位素);
  • 例外情形: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批准的 “低放射性医疗用品”(如放射性药物)可通过专用货运航班运输,但需提前 30 天向航空公司提交《放射性物质运输许可》。
  • 管制武器类
  • 核心品类:枪支(含仿真枪)、弹药、管制刀具(刀刃长度超过 15cm)、弩箭等,以及可改装为武器的物品(如枪支部件、火药型射钉枪);
  • 区域特殊要求:美国、欧盟等地区允许执法机构运输公务用枪支,但需提供 “国际武器运输许可证”,且仅限特定安保航班。

2. 航空限制品清单(需满足特定条件方可运输)

此类物品需通过 “包装合规 + 申报备案 + 资质审核” 三重验证,缺一不可,常见品类及要求如下:

  • 锂电池及含锂电池设备
  • 限制条件
  1. 单独锂电池(UN3090/UN3480):仅 “有限数量”(每票毛重≤30kg)可通过货运航班运输,需粘贴 “锂电池仅限货机运输” 标签;
  2. 含锂电池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设备需处于关机状态,电池不得拆卸,单个包装件内设备数量≤10 台;
  • 合规文件:需提交 UN38.3 测试报告、危险品申报单,且包装需通过 1.2m 跌落测试。
  • 易燃液体类
  • 限制品类:酒精(体积浓度>70%)、油漆、汽油、指甲油等闪点<60℃的液体;
  • 运输条件
  1. 采用 “防泄漏包装”(如金属罐 + 密封盖),每个包装件容量≤5L;
  2. 单票货物总重量≤50kg,且需与其他货物隔离装载;
  3. 提交《易燃液体运输安全承诺书》,注明应急处理措施。
  • 腐蚀性物质类
  • 限制品类:硫酸(浓度>50%)、氢氧化钠(固体或高浓度溶液)、盐酸等;
  • 包装要求:使用耐腐蚀性材料(如聚乙烯容器),包装外需粘贴 “腐蚀性物质” 标签(LABEL 8),且标注 “向上” 方向标识;
  • 运输限制:仅可通过全货机运输,不得与食品、药品等物品同舱装载。
  • 医疗用品类
  • 限制品类:含酒精的消毒湿巾(酒精含量>70%)、疫苗(需低温运输)、注射器(含针头);
  • 特殊要求
  1. 消毒湿巾:单包容量≤100 片,每票货物≤100 包,包装需标注 “易燃成分” 警示;
  2. 疫苗:需使用 – 20℃至 8℃的温控集装箱,且提供 “冷链运输温度记录承诺书”;
  3. 注射器:需拆除针头或使用钝头针头,且经医疗卫生部门批准方可运输。

3. 航空运输区域特殊限制品

部分国家 / 地区基于安全或环保需求,增设特殊限制品,需重点关注:

  • 美国:禁止空运未经 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含肉类成分的食品(如腊肉、香肠),且对电子烟产品实施 “尼古丁含量≤20mg/mL” 的限制;
  • 欧盟:禁止空运含 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的包装材料,以及不符合 EU REACH 法规的化学制品;
  • 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禁止空运猪肉制品、酒精类饮料(即使用于工业用途),且对宗教相关物品(如非伊斯兰宗教典籍)需提前获得宗教事务部批准。

三、海运运输:大空间场景下的违禁品与限制品清单

海运因运输空间大、应急措施完善,违禁品范围比航空更窄,但限制品的管控要求更注重 “批量合规” 与 “环境影响”,清单分类需结合 “国际公约” 与 “港口规定”。

1. 海运绝对违禁品清单(全球统一禁止运输)

此类物品违反《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及相关国际公约,任何港口均拒绝接收,主要包括:

  • 未申报的危险品
  • 核心情形:将爆炸物、剧毒化学品伪装成普通货物(如将炸药伪装成 “建筑材料”),或隐瞒货物危险属性(如未申报锂电池的 “9 类危险品” 属性);
  • 处罚案例:2024 年某企业出口 “工业废料” 至欧洲,经鹿特丹港海关检测发现含大量氰化物,货物被退回,企业需承担 $200,000 的港口处理费及罚款,且被欧盟列入 “海运失信企业名单”。
  • 濒危物种及其制品
  • 核心品类:违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物种制品,如象牙、犀牛角、红珊瑚、紫檀木等;
  • 例外情形:仅经 CITES 秘书处批准的 “科研用样本” 可运输,但需提交《濒危物种运输许可证》,且每票货物需单独申报。
  • 污染性物质类
  • 核心品类:未经处理的医疗废物(如带血纱布、注射器)、放射性废物、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非密封状态);
  • 法规依据:《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明确禁止此类物质通过海运运输,违者将面临船舶扣押、企业刑事追责。

2. 海运限制品清单(需满足批量合规与港口要求)

此类物品需通过 “危险品申报 + 专用包装 + 船舶适装性审核”,常见品类及要求如下:

  • 散装液体化学品
  • 限制条件
  1. 需使用 “IMO 型化学品船” 运输,船舶需具备 “国际散装化学品运输证书”;
  2. 货物需符合 “海运散装化学品名录”(IBC Code)要求,如甲醇、乙二醇等需按 “低毒性化学品” 分类运输;
  3. 装货前需提交《货物适运性报告》,确认货物与船舶舱壁材料的兼容性。
  • 爆炸品(民用)
  • 限制品类:烟花爆竹、工业用炸药(如铵油炸药);
  • 运输要求
  1. 采用 “防爆包装”(如钢质容器),每个包装件毛重≤50kg,且需单独放置在船舶 “危险品专用舱”;
  2. 需提前 72 小时向海事部门提交《爆炸品运输备案表》,注明货物名称、数量、应急措施;
  3. 运输航线需避开人口密集的港口及近岸区域。
  • 大型机械设备(含危险品部件)
  • 限制品类:含锂电池的工程机械(如电动叉车)、含易燃液压油的重型机械;
  • 合规要求
  1. 设备内锂电池需拆除或处于 “休眠模式”,液压油需排空或密封;
  2. 提交设备重量、尺寸明细,确认船舶甲板承重能力(通常要求≤20 吨 / 平方米);
  3. 需在设备明显位置粘贴 “含危险品部件” 标识,注明部件类型及应急联系人。
  • 食品与农产品类
  • 限制条件
  1. 易腐烂食品(如水果、肉类):需使用冷藏集装箱(温度控制在 0℃-4℃),且提供 “食品卫生证书”;
  2. 含肉类、蛋类的食品:出口至欧盟、美国等地区需提交 “动物检疫证书”,且需符合进口国的 “食品安全准入标准”(如美国 FSIS 认证);
  • 区域特殊要求:澳大利亚、新西兰禁止进口未经检疫的新鲜水果,需提前 6 个月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 “进口许可”,且需在指定港口接受熏蒸处理。

3. 海运运输港口特殊限制品

不同港口因地理位置、产业特点设置特殊限制,需提前与港口代理确认:

  • 中国上海港:对进口固体废物(如废塑料、废纸)实施 “进口许可证 + 环保评估” 双重管控,且仅限洋山港、外高桥港等指定码头卸货;
  • 新加坡港:禁止运输未经批准的散装原油(需具备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签发的《原油运输许可》),且对危险品集装箱的堆存时间限制为 72 小时;
  • 荷兰鹿特丹港:对含重金属的货物(如铅酸电池)要求提供 “重金属含量检测报告”,且需在卸货后 24 小时内转运至指定处理场所,不得在港口堆存。

四、违禁品与限制品的合规运输判断工具

企业可通过 “三步判断法” 快速识别货物运输属性,避免违规:

1. 第一步:查 “全球通用名录”

  • 核心工具
  • 航空:IATA DGR 危险品名录(每年更新 1 版),通过 IATA 官网可查询物品是否属于违禁品 / 限制品;
  • 海运:IMDG Code 危险品清单,登录 IMO 官网输入货物名称或 HS 编码,即可获取运输属性及要求;
  • 操作案例:某企业计划运输 “酒精消毒凝胶”,通过 IATA DGR 查询发现,酒精含量>70% 的凝胶属于 “航空限制品”,需按易燃液体管控;通过 IMDG Code 查询,海运可运输但需使用防泄漏包装。

2. 第二步:核 “区域特殊法规”

  • 查询渠道
  • 进口国海关官网:如美国 CBP、欧盟 EU Customs 官网的 “进口货物限制清单”;
  • 行业协会指南: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跨境货物运输合规指南》;
  • 关键关注点:是否需要特殊许可(如进口许可证、检疫证书)、包装是否有区域特殊要求(如欧盟的 CE 认证、美国的 FDA 认证)。

3. 第三步:做 “专业检测与申报”

  • 检测要求
  • 疑似危险品: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如 SGS、Intertek)进行 “危险品分类检测”,出具《货物危险性鉴定报告》;
  • 限制品:如锂电池需做 UN38.3 测试,易燃液体需做闪点检测;
  • 申报规范
  • 如实填写货物名称、数量、属性,不得隐瞒(如 “锂电池” 不得申报为 “电子产品配件”);
  • 提交完整合规文件,如危险品申报单、检测报告、许可证书等,确保文件与货物信息一致。

五、违规运输的后果与风险规避建议

1. 违规运输的典型后果

  • 经济处罚:航空违规通常面临\(1,000-\)100,000 罚款,海运违规罚款可达货值的 2-5 倍;
  • 货物处理:违禁品直接没收销毁,限制品需整改后重新申报(整改周期通常 1-2 周,产生额外仓储、运输费用);
  • 企业信用影响:被列入运输黑名单,1-3 年内禁止办理空运 / 海运业务,且影响企业进出口信用评级(如中国海关的 AEO 认证)。

2. 风险规避核心建议

  • 建立内部审核机制:设立 “货物运输合规岗”,对每票货物进行属性审核,留存审核记录(至少保存 3 年);
  • 选择专业货代合作:优先与具备 “危险品运输资质” 的货代合作(如航空货代需有 IATA 危险品代理资质,海运货代需有 IMDG Code 认证);
  • 购买运输保险:针对限制品运输,购买 “危险品运输专项保险”,覆盖因合规问题导致的货物损失、罚款等风险。

六、结语:合规是运输安全的 “底线”

违禁品与限制品的管控不仅是国际法规要求,更是保障运输安全、企业信誉的核心。企业需摒弃 “侥幸心理”,建立 “事前审核、事中管控、事后追溯” 的全流程合规体系,通过查询名录、核准备案、专业检测等手段,确保货物运输合法合规。在全球化贸易背景下,合规能力已成为企业跨境运输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守住合规底线,才能实现货物运输的 “安全、高效、低成本”。

lltx182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