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货运这场“游戏”中,附加费常常被视为既定规则,只能被动接受。但精明的供应链管理者明白,这里存在一个谈判与规避的“博弈”空间。掌握以下策略,您将不再是成本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管理者。
第一幕:知己知彼——夯实谈判基础
在开始谈判前,您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 读懂你的账单:
- 要求明细化: 坚决拒绝“All-in Rate”(全包价)。要求货代提供清晰的费用拆分,将基础海运费、BAF、THC、PSS等逐一列出。模糊是成本的温床,清晰是谈判的第一步。
- 理解成本驱动: 了解每一项附加费的来源。例如,BAF与油价指数挂钩,PSS与市场需求相关。这能让你判断哪些费用有弹性,哪些是硬性成本。
- 成为“有吸引力”的客户:
- 货量是硬通货: 无论是年度总货量,还是单条航线的稳定货量,都是您最核心的筹码。船公司和货代都渴望稳定、可预测的业务。
- 展现专业性与可靠性: 如果您能做到报关文件准确无误、提箱还柜准时、货物信息透明,您就是一个“低维护成本”的优质客户。这能为您在谈判中赢得额外的好感与空间。
第二幕:谈判桌上的“兵法”
当您准备就绪,便可以运用以下策略进行谈判。
1. 主攻方向:基础运价与“打包”协议
- 策略: 不要孤立地谈单项附加费。尝试将波动较大的附加费(如BAF、CAF)与基础运价进行“捆绑”谈判。
- 话术示例: “王经理,我们今年的预估货量是100TEU,希望贵司能给我们一个‘BAF-Included’的稳定长协价。我们希望简化成本结构,便于财务预测。”
- 效果: 将浮动成本转化为固定成本,是规避风险的上策。
2. 核心战场:码头操作费
- 策略: THC/ORC这类费用通常有较大的本地操作成分,且货代在此项目上通常有定价权。这是谈判的重点。
- 话术示例: “李总,我们对比过市场,其他家报的THC是¥800/20GP,您这边是¥1000。考虑到我们的货量,能否将THC调整到市场平均水平?”
- 效果: 直接对标市场价格,施加竞争压力,成功率很高。
3. 防守重点:箱使费
- 策略: 滞箱费和延期费是“可规避”的成本,谈判核心是争取更长的免费期。
- 话术示例: “张先生,我们工厂的出货节奏需要7天的免费箱使时间,而贵司标准是5天。为了确保我们长期合作的顺畅,能否为我们申请延长到7天?”
- 效果: 船公司为留住稳定客户,通常愿意在免费期上做出让步,这能为您提供宝贵的操作缓冲时间。
4. 情报战:利用市场波动
- 策略: 在货运淡季,或当某条航线竞争激烈、舱位过剩时,主动出击。
- 话术示例: “据了解,目前美西线的舱位并不紧张,我们注意到很多家都已经取消了PSS。贵司是否也可以考虑为我们豁免这部分费用?”
- 效果: 利用市场供需关系,在对方弱势时提出要求,事半功倍。
第三幕:釜底抽薪——规避优于谈判
最高明的“博弈”,是让问题根本不发生。
- 贸易术语的智慧选择:
- 对于出口商: 尽量争取以EXW或FOB术语成交。这样,您只需承担极少的起运港本地费用(如ORC),而将复杂多变的目的港附加费(如THC、DDC)转移给国外买家。
- 对于进口商: 尽量争取以CIF或DAP术语成交,将运输主导权和成本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 关键: 无论采用哪种术语,都要在合同中明确写明“所有目的港未知费用由买方承担”,避免纠纷。
- 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
- 规划先行,避开高峰: 提前规划生产与发货,主动避开第三、四季度的传统旺季,从源头上规避PSS。
- 内部协同,杜绝延误: 加强内部(生产、报关)与外部(客户)的沟通,确保各个环节顺畅衔接,避免产生高额的滞箱费/延期费。这是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管理避免的成本。
- 建立多元化的供应商体系:
- 不要过度依赖一家货代。保持与2-3家优质货代的合作关系。
- 作用: 这不仅是比价的需要,更是获取真实市场信息、验证现有合作伙伴报价是否合理的最佳途径。当A货代告诉您“这是行业规定”时,B货代的报价可能会给您完全不同的答案。
结语:从“博弈”到“共赢”
与货代/船公司的关系,不应是零和博弈的“敌我矛盾”,而应是寻求“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您的目标是建立透明、公平、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记住您的终极武器:专业、可靠、有货量。 当您展现出这些特质时,对方会更愿意将您视为战略客户,主动为您提供优化的方案和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最终,您将不再是成本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供应链的主动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