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超长收费标准:10 个热门国家起收点与超额费率明细

海运超长收费标准:10 个热门国家起收点与超额费率明细

一、海运超长费核心定义与 2025 年收费新态势

(一)核心概念界定

海运超长费(Long Length Additional,简称 LLA 或 OLS)是港口与航运企业针对超出标准尺寸的货物收取的专项附加费,核心判定依据为货物长度突破常规装载限制或占用额外运输资源。国际通用的基础参照标准包括:20 英尺集装箱装载长度上限 6.058 米、40 英尺集装箱 13.192 米,单件货物长度超 9 米通常即触发收费,集装箱货物则以 6 米为常见起收阈值。此类费用的本质是弥补特殊装卸设备(如 400 吨级起重机)、定制配载方案及舱位占用成本的专项支出。

(二)2025 年收费调整核心动因

2025 年全球海运超长费呈现 “基准上调、附加叠加、区域分化” 的显著特征,主要由三大因素驱动:一是船司集体涨价传导,马士基、达飞等巨头自 3 月起上调远东至欧美航线 FAK 费率,最高达每 40 尺柜 6900 美元,直接推高超长费计算基准;二是国际政策新制落地,美国对中国航运企业及中国制造船舶分阶段征收专项费用,中国同步对美籍船舶收取每净吨 400 元起的特别港务费,间接影响跨境超长货运输成本;三是区域运营成本攀升,港口拥堵、低硫燃油政策及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落地,使欧洲、北美港口普遍叠加环保与应急附加费。

二、10 国海运超长费起收点与超额费率全景解析

(一)亚洲:分级阈值与货型差异化定价

1. 中国(四大外贸港口统一标准)

  • 起收点界定

普通货物 12 米,危险品 10 米(2025 年延续危险品从严标准),集装箱货物单箱长度超 6 米即触发收费。

  • 超额费率结构
  • 12m<长度≤15m:取基本运费 10%-15% 或 800-1200 美元 / 票(二者取高,基本运费已含马士基等船司 3 月涨价后的 FAK 基准)
  • 15m<长度≤20m:基本运费 20%-30% 或 1500-2500 美元 / 票(取高)
  • 长度>20m:基本运费 40%-60% + 专用装卸费 3000-5000 美元 / 次(如 400 吨起重机使用费)
  • 叠加费用:20 吨以上货物加征 10% 超重附加费(HLA),危险品上浮 30%,对美籍船舶所载货物无额外溢价,但需按航次缴纳船舶特别港务费转嫁成本。
  • 案例:18 米长、25 吨工程设备(基本运费 6000 美元,含 300 美元 GRI),OLS=6000×30% +(25-20)×6000×10%=1800+300=2100 美元。

2. 日本(按货类设定双重阈值)

  • 起收点界定

建筑材料 12 米,工业设备 10 米,集装箱货物参照国际标准 6 米起收。

  • 超额费率结构
  • 建材 12m<长度≤18m:800-1500 美元 / 票 + 超 12 米部分 200 美元 / 米
  • 设备 15m<长度≤20m:1800 美元 / 票 + 超 15 米部分 300 美元 / 米
  • 特殊规则:12-2 月加征 15% 冬季附加费,燃油附加费(BAF)按日本航线惯例单独核算,约占基本运费 20%。

3. 新加坡(舱位占用率导向)

  • 起收点界定

以 40 英尺集装箱 12.2 米为基准,货物长度超 12.2 米即按占用舱位比例收费。

  • 超额费率结构
  • 12.2m<长度≤15m:占用 1.2 个标准舱位 → OLS = 基本运费 ×20%(基本运费含 3 月亚洲区 100 美元 / 20 尺柜涨价部分)
  • 长度>18m:舱位数 = 向上取整(货物长度 ÷12.2)→ OLS = 基本运费 ×(舱位数 – 1)
  • 优惠政策:转口货物享 10% 折扣(占港口吞吐量 70%),可叠加船司长期协议的 10%-15% 费率减免。

(二)欧洲:低阈值 + 环保附加费叠加

1. 德国(汉堡港 2025 新规)

  • 起收点界定

件杂货 10 米,超尺集装箱 13.192 米,为欧洲主要港口中件杂货起收门槛较低的标准。

  • 超额费率结构
  • 件杂货 10m<长度≤15m:1800-2000 欧元 / 票 + 500 欧元协调费
  • 超尺集装箱超 3 米以上:200 欧元 / 米 + 基本运费 10%(基本运费含远东至北欧 6200 美元 / 40 尺柜涨价部分)
  • 叠加费用:低硫燃油附加费 50 欧元 / TEU,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环保费 10 欧元 / 吨,11-2 月冬季费率上浮 15%。

2. 荷兰(鹿特丹港)

  • 起收点界定

8 米(欧洲最低阈值,适配内陆短程转运需求),集装箱货物 6 米起收。

  • 超额费率结构
  • 固定基础费 500 欧元 / 票(含单证审核)+ 可变超额费(8-12 米 15% 基本运费,>16 米 50%)
  • 叠加费用:CBAM 环保费 10 欧元 / 吨,危险品可变费上浮 20%,超 16 米加 800 欧元专用平台费,基本运费已包含达飞 3 月地中海航线涨价后的基准。

(三)美洲:东西海岸分化与政策附加费主导

1. 美国(双海岸差异化标准)

  • 起收点界定

西海岸(洛杉矶 / 长滩港)15 米,东海岸(纽约港)12 米,集装箱货物统一 6 米起收。

  • 超额费率结构
  • 西海岸 12-15 米:仅收终端费 1800-2200 美元 / 票(垄断性收费)
  • 西海岸 15m<长度≤20m:基本运费 25% + 终端费 2200-2500 美元 + 非北美货 10% 进口附加费(基本运费含 HMM3 月 3000 美元 / 40 尺柜 GRI)
  • 东海岸 12m<长度≤20m:基本运费 30% + 终端费 2000-2300 美元 + 紧急运营附加费 1000 美元 / TEU
  • 政策附加:中国航运企业船舶所载货物,自 2025 年 10 月 14 日起需承担每净吨 50 美元的专项费用,按船舶年五次收费上限分摊至货物成本。
  • 合规成本:提前 10 天申报,延误日罚 500 美元,超 20 米货物需额外提交 3D 装载图。

2. 巴西(桑托斯港)

  • 起收点界定

旺季(1-4 月、9-12 月)12 米,淡季 15 米,无货型差异。

  • 超额费率结构
  • 旺季 12-18 米:基本运费 30% + 货值 0.5% 关税附加费
  • 淡季 15-20 米:基本运费 25% + 货值 0.3% 关税附加费
  • 本地优惠:巴西产设备关税附加费减半,可叠加船司 GRI 减免协议(赫伯罗特对固定货量客户豁免 30% 非洲航线 GRI)。

3. 加拿大(温哥华港)

  • 起收点界定

15 米(转口至美内陆货物同标准),集装箱货物 6 米起收。

  • 超额费率结构
  • 15-20 米:基本运费 25% + 1500 美元终端费 + 300 美元跨境协调费
  • 超 20 米:加 2000 美元专用设备费(基本运费含 HMM3 月 2700 美元 / 20 尺柜涨价部分)
  • 转口优势:至美内陆货免 10% 美国进口附加费,省 15-20% 综合成本,无额外船舶专项收费。

(四)大洋洲:双重阈值与安全前置成本

1. 澳大利亚(悉尼港)

  • 起收点界定

双重标准 —— 长度超 8 米或重量超 15 吨即收费,集装箱货物 6 米起收。

  • 超额费率结构
  • 单超(仅长度或重量):800 澳元 / 票 + 超额部分 200 澳元 / 米(或 50 澳元 / 吨)
  • 双超货物:1200 澳元 / 票 + 超 8 米部分 200 澳元 / 米 + 超 15 吨部分 50 澳元 / 吨
  • 前置成本:安全评估费 200 澳元 / 次(提前 5 天提交报告),基本运费含亚洲至大洋洲 300 美元 / TEU GRI。

2. 新西兰(奥克兰港)

  • 起收点界定

10 米,集装箱货物 6 米起收,无重量联动标准。

  • 超额费率结构
  • 10-15 米:1000-1500 新西兰元 / 票 + 300 元岛间转运费
  • 15-20 米:2000-3000 新西兰元 / 票 + 500 元设备使用费
  • 超 20 米:专用船租赁 10000 新西兰元 / 天 + 5000 元装卸费
  • 叠加费用:无环保专项费,但需承担船司 3 月亚洲至大洋洲航线 GRI 成本转嫁。

三、超长费计算实操要点与成本优化策略

(一)起收点与费率核查核心清单

  1. 基础数据确认

明确货物是否为集装箱类型(6 米起收)或件杂货(各国阈值差异大),测量精确长度(含包装),避免因 “卡阈值” 多缴费用。例如中国港口 12 米整的货物可通过拆分包装降至 11.9 米豁免收费。

  1. 附加费叠加核查

欧洲必算 CBAM 环保费(10 欧元 / 吨)与低硫燃油费,美东必加紧急运营费(1000 美元 / TEU),亚洲需核注重量附加费(HLA),美国航线还需分摊船舶专项收费成本。

  1. 基准运费锁定

2025 年 3 月后,远东至欧美航线基本运费普遍上涨,签订长期协议可锁定涨价前费率,马士基、达飞对年度货量超 500TEU 客户可豁免 30% GRI。

(二)典型场景计算示范

场景:中国出口 21 米长、30 吨风电叶片至德国汉堡港,基本运费 8000 欧元(含 6200 美元 / 40 尺柜 FAK 基准与 300 欧元 GRI),货值 10 万欧元,12 月出运。

  1. 基础 OLS:长度>20 米 → 8000×60% + 5000 美元(按 1:0.92 汇率换算 4600 欧元)= 4800+4600=9400 欧元
  2. 叠加费用:500 欧元协调费 + 30 吨 ×10 欧元(CBAM)+ 50 欧元 / TEU 低硫费 + 9400×15%(冬季费)= 500+300+50+1410=2260 欧元
  3. 总费用:9400+2260=11660 欧元

(三)成本优化三大路径

  1. 航线与港口择优选取

至美内陆货物优先经温哥华港转口(省 10% 美国进口附加费),欧洲货物经新加坡转口(享 10% 折扣),巴西货物避 1-4 月旺季(起收点从 12 米放宽至 15 米)。

  1. 合规申报与包装优化

提前 7 天提交 3D 图纸(中国港口)、安全评估报告(澳大利亚),避免 20% 紧急处理费;通过模块化包装将 21 米货物拆分为 3 段 7 米,完全豁免超长费。

  1. 船司合作深化

与马士基、MSC 签订年度合同锁定 OLS 费率(降 10-15%),达飞对固定货量客户豁免 50% 终端附加费,订购美国建造船舶可减免 3 年美国专项收费。

四、2025 年收费趋势预判与应对建议

(一)核心趋势

  • 费率持续上行:船司计划进一步上调 GRI,欧洲 CBAM 费率 2026 年将增至 15 欧元 / 吨,美国专项收费 2026 年升至 80 美元 / 净吨,直接推高超长费基准。
  • 区域规则分化:发展中国家或跟进设置低起收点(如东南亚拟参照鹿特丹 8 米标准),发达国家强化环保与安全附加费叠加。

(二)企业应对建议

  1.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跟踪马士基、达飞等巨头月度涨价公告,每周核查目标港口附加费更新(如美东罢工应急费调整)。
  2. 供应链弹性布局:针对美国专项收费,可采用 “中国造船舶 + 第三国注册” 模式规避,或转用欧洲船司运输。
  3. 数字化工具应用:通过货运管理系统自动核算 10 国费率,提前预警超阈值货物,生成最优包装与申报方案。

lltx182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